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华人>>热点要闻

新西兰《信报》总编辑:海外媒体人应坚定华文新闻事业心

2013年08月27日09:36|来源:中国新闻社|字号: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王浩:海外媒体人应坚定华文新闻事业心

  作者 娄晓

  “华文媒体一方面无可避免地在承担着信息传递的责任,同时也背负华语文化和传统在非华语地区承接、延续的使命。”新西兰《信报》总编辑王浩谈及华文媒体责任时言语坚定。

  《信报》成立于10年前。在当时的新西兰,华文报纸大多免费发行,竞争激烈。而《信报》的发刊词上写道:“我们希望搭筑一个充满理性与洞察力的平台;我们希望成为海外中华文化的一个声音;我们希望建立一种公信力;我们希望发出真诚的声音;我们希望做成一家庄重的媒体。”

  “因为海外华文媒体的存在,华人的声音在当地就能够有所体现。”王浩说,尽管《信报》只是一张华文周报,但近年来因其专业性和客观公正的形象,得到了新西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对于很多英文水平不高的华人移民来说,通过华文媒体获知更多当地政策政令显得弥足珍贵。

  2010年至2011年间新西兰发生的基督城地震,更让王浩坚定了在海外办报的信念。当时,《信报》所在的基督城发生了三次6级以上大地震,其中2011年2月的大地震,造成了185人死亡,也正是这次地震让《信报》栖身多年的办公大楼损坏、拆除。

  “地震发生几分钟内,我和员工仓皇逃出已经变形的办公室。之后我们靠着仅剩的一个移动硬盘,一点点地恢复报社出版和广告数据,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周,我们克服所有不可想象的困难,出版了震后的新西兰《信报》。”

  王浩说,“地震后,我们咬着牙重建《信报》,不少华人生意受到地震影响入不敷出,我们就免费或者低收费为其发布广告信息;有些政府部门没有广告预算,我们就免费为其翻译并登载新闻发布。我们还连续不断报道国务院侨办等中方机构对当地华人华侨的慰问,对中国救援队、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的地震应急工作给予大版面的报道。”

  王浩坦言,基督城大地震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提升了《信报》的形象,也让其在突发事件中,很好地体现了华文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西兰《信报》不断向读者传递着信心与信息,让承受了大地震考验的众多华侨华人,在《信报》感受了亲情、乡情和友情。

  王浩说,“我们和海外许许多多的华文媒体一样,不放弃是最为重要的信念。坚定的华文新闻事业心,是让我们能够在贫乏的办报条件下,10年不倒、稳步前进的制胜法宝。”(完)

(责编:邢若宸、王栋)

分享到:

通用汽车,巴菲特,股神,增购,股票价格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