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招商华商滚动
海外网 > 华人

进口德国奶粉价格翻五倍 中国家长自认多贵都值

2013年08月23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查看原图
图为雀巢旗下一款经典奶粉——德国原装进口的“超级能恩”。图片来源:CFP
图为雀巢旗下一款经典奶粉——德国原装进口的“超级能恩”。图片来源:CFP
返回列表
图集已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中国人为德国牛奶支付全球最高价!”德国《明镜》周刊8月17日以此为题发文称,在德国各大连锁超市中售价只有0.65欧元一升的牧牌牛奶,在中国最高可卖到3.5欧元。

  不过是一瓶普通牛奶,到了中国价格就翻好几番,中国人为什么要付出“全球最高”的代价?难道中国真的“人傻钱多”?个中酸楚与无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在中国,牛奶、奶粉等乳制品的消费者集中在有青少年及婴幼儿的家庭。无论贫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下一代提供最健康最优质的食品,恐怕是每一对中国父母的心声。这种在选择时近乎挑剔和偏执的心态,过去还不这么明显,直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中国奶业的信任度集体瓦解,至今尚未恢复。连保证饮用者健康这个底线都已被打破,消费者如何能安心选择?于是,一向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中国人,即使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在钱与健康的权衡之下,也纷纷选择“洋奶粉”。这之中,澳大利亚奶粉和新西兰奶粉成了上上之选。中国家长的心态往往是,虽然价钱贵,毕竟是乳制品王国出品,营养高不说,至少不会赔了小命,也算值了。正是这种对自己国度乳制品的失望与对“洋奶粉”的信任,让中国成了全球乳制品业界最昂贵的消费市场。然而,最近的新西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再一次击溃中国消费者的安全感,也改变了市场格局。

  “德国制造”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一向是严谨、可靠,因此,德国奶成了部分中国人的新选择。德国人捡了个大便宜,恐怕还要感谢中国奶企和新西兰恒天然的“成全”。

  也许有人要问,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执著于买乳制品,不喝不就行了?如果是为了哺乳,为何不选择母乳喂养?受妈妈们本身的身体条件的影响和中国产假短、工作时间难以抽身、缺乏公共场所哺乳室等原因,都让中国妈妈难以选择母乳喂养。也正是如此,让中国家长不得不依赖乳制品,也使得健康奶在中国成了奢侈品。

  人不傻、钱不多的中国家长,却为了“安全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政府能否为早日消除的家长的忧虑而大有作为?民众还在期待那一线曙光冲破地平线、轰然而出。(摘自欧洲时报网)

洋奶粉肉毒杆菌事件发生前:

奶粉抢购潮频现 德媒称中国游客变“奶粉邮递员”

外媒炮轰中国人疯抢奶粉 专家指直销渠道可避纷争

华媒怎么看?

新西兰华媒释疑奶粉染毒 其他奶粉销售未受影响

海外华媒聚焦洋奶粉跌下“神坛” 中国奶企遇重振良机

相关评论:

华人买奶粉宜理性 “贪贵求洋”不可取

(责编:邢若宸、王栋)
分享到: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