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华人

海归回国常陷尴尬 理解与质疑并存(图)

2013年07月04日08:5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听说你留学回来的?英语肯定特棒,说两句听听。”

  ——“外面挺好的吧,好羡慕。那你怎么回来了?”

  ——“出去留学贵吧,学费几个钱?你是富二代吧?”

  ……

  以上是一条题为“海归常遇的痛苦对话场景”的帖子中的部分文字内容,该帖近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以网络流行图像加上文字的方式,描绘了海归常会遇到的8个痛苦对话场景,主要涉及语言、出国或归国动机、就读学校、异性交往、留学费用、代购等方面。凭借幽默的配图、调侃的语气和反映的共性问题,该帖一经发布,随即引起了人民网、环球时报、东南快报等微博公共账号的大量转发,成为热门话题,引发了坊间的热议。

  网友观点:理解与质疑并存

  实际上,这条帖子不仅在微博上引起了讨论,还被网友转发到各大新闻网、社区和论坛等网站上。网友的评论大致可以分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海归也不容易,该帖反映了很多人对海归这个群体并不了解;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在的海归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海归不符合人们的期待,才会产生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董事长、中国私募基金控股集团董事长徐明认为,海归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但他说:“能出国看看和生活,至少拓宽了眼界,知道别人的生活方式,学会尊重和接纳。所以,我鼓励更多学生到海外留学。”

  海归回应:“戳中”了我们的心

  该帖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聚焦众人的眼球,主要原因还在于它表达了海归的心声。许多海归都表示,在现实里遇到过帖子中的大部分问题,即使回国多年,也依然逃不过,甚至有人在面试的时候也被问到此类问题。

  网名为“竹心兰幽”的李女士作为一名海归就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她对此的理解是,国内大多数人对国外生活不了解,想当然的成分比较多,另外,也有一些留学生不是真正为了学习而出国,所以遇到类似的问题会感到尴尬。她说:“其实我觉得大家应该正确对待海归,选择出国留学对很多人来讲只是选择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至于学习,看个人的努力程度,就像我们不能说国内的‘三本’学校就没有好学生一样。”

  专家解读:质疑源于期待与信任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杨广云表示:“这个帖子反映了海归的一些共性问题,但不是全部。高等教育分为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中国仍处于大众化阶段,知识生产的中心还在西方国家,所以我们对海归的期待是他们去发达的地方能够学到真本事,回国投身到祖国建设中来。但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的海归都能做到这一点。”

  人们现在对海归的质疑正源于曾经对其无限的期待和信任。随着时代的变化,出国留学从过去的少数精英分子的“礼遇”,延伸到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许多平凡百姓家庭也可以做出的选择。出国长见识、长知识变成了个体的选择,“镀金”和“升值”的意义正在逐渐淡化。

  此外,杨广云还认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本土人士与海归之间的不理解。以外语为例,外语可以分为专业外语和一般外语,理科外语和文科外语,即使是海归也未必能够两者兼备,对海归大可不必如此苛求。(朱玉芳)

分享到:

(责编:邢若宸、王栋)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华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