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华人

一位法国教师的汉语研究路:从耍酷到真酷

2013年04月22日10:44来源:新华网字号:

摘要:让法国人葛妮没有想到的是,上世纪70年代自己为了“耍酷”而学习的中文,30年后却让她在中国真的“很酷”。

  新华网4月22日电 让法国人葛妮没有想到的是,上世纪70年代自己为了“耍酷”而学习的中文,30年后却让她在中国真的“很酷”。

  作为对外汉语的“洋专家”,葛妮略有得意地介绍自己,“在法国我是中文老师,而在中国我又是法语老师。”

  精通中文和法语的葛妮现定居北京。但她常常需要往返于中法两国,给中国学生讲授法语的同时,还为法国中文老师进行培训。随着中法两国间学习彼此语言人数的增加,葛妮格外受欢迎。

  “在法国,很多中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学习中文的中学生有两万多人。”葛妮说。

  回想自己初学中文的上世纪70年代,葛妮觉得中国今非昔比。“那个时候法国没有人学中文,大家都在学习英语和西班牙语。”

  “学了中文,便逐渐爱上了中国。”深邃博大的中国文化像磁铁一样吸引了葛妮。令她觉得幸运的是,逐渐开放的中国给了她学以致用的机会。上世纪90年代,她踏上中国土地,开始专注于中法语言教学的研究。

  葛妮亲历了中文从曾经的“冷门”变得“吃香”,她自己也从中受益。“中国的开放给了我机会,而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带给世界更多机会。”葛妮说。

  十几年来,她的学生越来越多,这让她深切感受到,中国成就了她对中法语言教学的理想,而现在,她正用自己的力量承载着更多人的梦想。葛妮说,近些年,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外国人将中国看成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她总能听到年轻人说“必须去中国,那里机会更多”。

  “对于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语言是桥梁。”葛妮很荣幸自己成为那个必不可少的“搭桥人”。同时,她也坦言,人们基于对机会的渴望来到中国,却对中国文化缺少了解。

  一次为法国技术工人做翻译的经历令葛妮印像深刻。她发现,那些第一次到中国的外国人因为文化生活方面的差异,对中国人产生很多误解,而在合作中出现不快。

  “合作基于理解。”从那一起,葛妮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了新认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消除中法文化上的分歧和误解。因为只有了解中国,才能融入中国。”

  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国接纳了很多外国人,而中国人如今也有更多机会走出去。这是中国与世界接轨、让世界了解中国最好时机。”

  抛开教育事业的大理想,葛妮说,自己的中国梦和中国人一样:关心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她说:“因为我生活在这里,这些与我息息相关。”(符晓波 苑苏文)

分享到:0(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