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对蒙古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日本《朝日新闻》指出,安倍访问蒙古有两项意图,一是获取能源,二是对崛起的中国进行牵制。日本外务省认为“访问中国的近邻蒙古将对中国产生强烈刺激”,但安倍却坚持己见访问蒙古。对安倍的“固执”当如何解读?
毋庸置疑,安倍访问蒙古确有如《朝日新闻》所指出的两项目的。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外向型工业大国,长期以来,如何尽力摆脱在能源方面对中国的依赖,是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安全保障”的重大课题。以高科技产品及武器制造关键原材料、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的稀土为例,2010年9月7日“撞船事件”发生后,中国对日本采取了暂停稀土出口的反制措施。10月2日,菅直人会见了到访的蒙古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双方决定在蒙古联合开发稀土资源。换言之,安倍访问蒙古,是民主党路线的延续。
对崛起的中国进行牵制,堪称安倍对蒙外交的新举措,并随安倍政权同时发轫。今年1月9日下午,日方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参事官山野内勘二、防卫省防卫政策副局长须永和男和蒙古方面代表,在东京举行了外交、防卫部门工作级别磋商的首次会议。双方就中国军备持续增强和朝鲜核武器及导弹问题进行了形势分析,并就今后继续共享情报达成共识。
但是,我认为安倍坚持访问蒙古,另有几方面值得关注的要因。
首先,蒙古是在中日岛争中明确表态“理解”日本立场的国家。2012年10月2日,民主党野田内阁外相玄叶光一郎与蒙古国外长恩赫包勒德在东京会谈时声称:“尖阁(中国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并不存在主权问题。希望蒙古理解日本的立场。”蒙古外长恩赫包勒德当即表示:“理解”。此番安倍在回答记者关于争议岛屿的问题时也表示:“我请求蒙古在这一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予以支持,蒙古方面对日本的立场表示理解。”
其次,2003年12月4日,蒙古总统巴嘎班迪在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表的共同声明中表示,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蒙古的这一立场迄今未变。“入常”对日本具有何等重要意义,毋庸赘言。
第三,中国是蒙古最大的投资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蒙古近年“去中国化”趋势日渐明显。2012年5月,蒙古出台新法,限制外资对矿业等基础产业的占股比例。蒙古矿业部一官员称:“蒙古并非限制所有外资,而是限制那些政企不分的外国国企。”矛头所向,路人皆知。相反,日本作为蒙古最大外援国,投入巨大。至2011年,日本已对蒙提供2,111亿日元政府开发援助,并大量用于公共设施和学校建设等,以笼络人心。蒙古政府和民众“亲日”,是不争事实。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以习近平访俄并与普京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为背景,与其说安倍访问蒙古意欲“拉拢蒙古牵制中国”,毋宁说试图在主权、入常、经济三方面进一步获得蒙古支持,更为合理恰当。
冯玮(作者系中国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