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华人>>全球华媒联播

改革是“中国道路”的精髓

2012年11月13日08:10    来源:海外网        字号:

中共十八大召开数日,看点很多。“道路”与“改革”在众多关键词中独领风骚。胡锦涛的报告与分组热议都从各个角度聚焦这两个对中国未来影响最深远的观念。这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各阶段的成长历史就会知道,没有不改革的中国道路,也没有无旗帜无路线的改革。

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世界惊羡。其本质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中国道路上的中国式改革。一个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一个个审时度势的改革,一个个渐进改良式的改革,乃至一个个“他山之石”攻出之“玉”的改革,形成了中国路线的核心价值。中国道路的精髓就是改革。中国的改革从未停止过,也因此形成了“中国道路”。这正是无一届党代会不聚焦改革的根本原因。

会前,中共高层都在谈改革;官方与民间媒体在议改革;专家学者在释改革;社会各个阶层都在挺改革。只是这些改革,也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而已。中国式改革有如下特质:

首先,“改革”是渐进式的改良,而非突变式的“革命”。中国的改革,充分汲取了自身与外界的经验教训。改革可以实现社会和解与进步,而革命往往带来破坏与动荡。当今世界各种名目的革命,都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义语;而这也正是中国因改革深入人心而难以发生革命的深层原因。

其次,“改革”是与时俱进的,不能停滞也不能激进。即中国文化的“过犹不及”。今天在中国实现的农民告别“皇粮”国税,享有社会保障的改革,放在三十年前就会因激进而难以实施。同样,十年前无法进行的改革,现在时机成熟了,若不改则属僵化,也违背了“与时俱进”中国特色。

第三,中国三十年改革,不管姓社姓资。比如中国劳工法改革,最低工资改革,社保改革就是借鉴西方经验的产物。这些本姓“西”的改革,都在中国道路上实现了。

邓小平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以先对改革之倡导,再对改革之坚持,为后人铺开了一条广袤的“中国道路”。而今天的执政党人,继承邓公衣钵,这条中国之路上,以“科学发展”为纲领,以改革开放为行动,极大丰富了未来“中国道路”的内涵。十八大奏出的改革强音将是未来十年“中国道路”继续通向辉煌的保障。海外华侨华人对未来中国的改革之路,充满期待与信心。

分享到:

(责编:王栋、孟颖)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