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0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很多人说‘富不过三代’,我们的家族发展要打破这个魔咒。”香港百年老字号企业“李锦记”第四代传人李惠民30日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时表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才是有意义的”。
在当天的“华商领袖·清华讲堂”上,李惠民以“文化的基石”为题,分享了“李锦记”作为家族企业发展百年仍不断壮大的秘诀:“‘思利及人’是我们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从别人的角度、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天的演讲从一幅“家族图谱”开始,李惠民耐心地为听众介绍“李锦记”企业的由来和家族企业目前的26位成员。他说,大约十年前,李惠民及兄妹5人都在自家企业工作,“每个人都是老板,员工都不知道听谁的,于是家族委员会应运而生”。
为使这个庞大企业发展得更好,家族委员会制定了“家族宪法”:下一代必须在其他公司工作3年,委员会成员不得超过9人,75%以上成员达成一致即可更改“家族宪法”等。李惠民说,上至股权分配、下至儿女教育,“家族宪法”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相对于“家族宪法”等硬件规定,李惠民将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称为家族发展的“软件”。除了“思利及人”,“换位思考、永远创业”等都被这个家族及企业作为信条。“我们提倡‘治未病’,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我们的家族不生病。”李惠民说。
演讲过程中,李惠民多次强调“要保持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家”,提倡家族成员始终以家族为核心,懂得“我们”大于“我”、“家族”大于“家庭”。他介绍,在“李锦记”内部,甚至还有一个“三不准”规则:不准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
为保持家族事业延续,“李锦记”已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对自小就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五代加以培养,以增强其对家族的责任感。李惠民说,家族曾安排第五代成员到北京参加“李锦记清华大学暑期学习班”等,让他们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和大量的户外考察,感知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
演讲及互动环节结束后,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龙登高教授指出,家族企业将亲情与利益结合,既会产生能量,也会产生矛盾。这个问题曾经同样困扰着“李锦记”家族,然而跨越四代人,经过120多年的发展,这个家族企业已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智慧。
此次演讲是“华商领袖·清华讲堂”第6次讲座,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等在演讲前分别会见了李惠民一行。演讲结束后,国务院侨办经济科技司司长庄荣文代表主办机构向李惠民颁发了演讲纪念证书,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向李惠民赠送了纪念品。
“华商领袖·清华讲堂”由国务院侨办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以“分享智慧、创新共赢”为主题,旨在分享华商创业发展经验,为成功华商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为清华学子开设一个启迪思考的高层次讲堂,扩大侨资企业影响,推动华商事业更大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