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08:50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图为甘肃省兰州市渭源路街道社区办公楼。 张 红摄
图为采访团记者在甘肃省兰州市渭源路街道社区与社区侨务工作及部分归侨座谈。 中新社发
骑着骆驼行进在漫无边际的戈壁中,这是多年前很多人对甘肃的印象。然而,即便是在艰苦的年代,也有一批批怀着赤子之心的侨胞毅然决然来到这里。近些年,随着甘肃的发展,这里的侨情有了新的特点,这里的侨务工作也愈发细腻。近日,记者随国务院侨办组织的第二届“走基层、侨乡行”活动走进了甘肃。
投身大西北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1943年出生在缅甸的杜梅林1963年回国,她在甘肃一个贫困县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像杜梅林这样一心报效祖国、投身大西北建设的归侨,在甘肃有很多。比如,1934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许幼兰在1953年回到中国,并于同年7月考入北京市助产学校。1955年8月毕业后,她自愿申请到大西北工作,被分配到甘肃省卫生厅所属民族医防队,在藏族农牧民区巡回工作了多年。同样曾侨居印尼的周长铨今年已经78岁,1955年刚刚中专毕业的他在知识分子支援大西北的浪潮中,带着一腔热情到了兰州,在医学科研一线一干就是39年。
“老侨们来到甘肃,勤勤恳恳,奉献一生。他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泰国侨眷方展胜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与老侨相比,新侨选择甘肃除了对故土的眷恋外,更多的是看重甘肃的发展潜力。“甘肃的条件可能要艰苦一点,但是发展空间大,资源丰富,而且这里更需要人才。”1999年回国的何元庆曾在英国、加拿大学习工作多年,如今他是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据甘肃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樊向勤介绍,目前,甘肃省归侨侨眷近10万人,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亲属10余万人,其中新华侨华人2万多人。甘肃省大多数归侨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近几年回国定居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甘肃省相继有归侨600余人。他们都把甘肃作为“第二故乡”。而近些年到甘肃的新侨则大多年纪轻、学历和职业层次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爱侨护侨忙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渭源路街道兰州大学社区内有一间专设的侨务办公室,其服务对象是辖区内的115位归侨侨眷,其中归侨17人,侨眷98人。这间侨务办公室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第一个专设的社区侨务办公室。
曾侨居美国、97岁高龄的郑国昌院士是中国一位细胞学界的泰斗,为中国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一名孩子患有先天性智障,为了解决郑院士的后顾之忧,兰州大学社区为其孩子提供了低保。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归侨侨眷的事情没有小事,我们会全力维护他们的利益,这也是我们的工作。”渭源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贾冬梅说。如今,各社区都设立有一本“侨情日志”,社区侨务工作者积极将归侨侨眷、侨胞的联系方法、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及时记录在侨情日志上,尽可能给予满意答复,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着落。
“街道基层社区的侨务工作都很琐碎,需要耐心和细心,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把侨务工作做得更加细化,坚持普及侨务相关法律、惠民政策落实、生活补助保证应发尽发,以做到‘维侨权’;组织归侨侨眷座谈、走访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制作连心卡方便联系、逢年过节走访慰问、举办文体活动等来‘暖侨心’,以此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贾冬梅说。
重以侨带侨
“当年来到大西北的归侨都是最服从分配的人,这些人基本都留了下来。他们献了青春献一生,献了一生献子孙。”现已74岁的泰国归侨郑卫汉是最早投身核物理研究的归侨之一,他说的是甘肃老归侨的赤子之心,“我有归侨背景还可以学习核物理,我觉得非常荣幸。人们都觉得西北很艰苦,不过我觉得这里其实充满活力。”
要吸引更多新侨来到这片拥有敦煌和酒泉的土地,甘肃还有很多事要做。“我是兰州人,回到这里理所当然。说实话,2005年我回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硬件比想象中好多了。”曾侨居美国的张俊彦如今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东部很多地方都会组团去国外招收人才,西部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无论老侨还是新侨,他们都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做出了示范。而为了更好地为归侨侨眷服务,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甘肃侨务工作者们也是铆足了劲。樊向勤介绍说,从2011年开始,甘肃省外侨办根据国务院侨办统一部署,开展了“侨之家——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创建系列活动,兰大社区和盐场堡社区还被列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营造以侨带侨的氛围则是这两个社区接下来的侨务工作重点之一。“社区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新华侨华人和海外知名人士等侨界资源的力量,发挥其优势,鼓励他们大力向海外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宣传兰州城关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吸引更多海外的专业人才、短缺人才回国创业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务。”贾冬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