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華人>>華商中心>> 正文

《少年初長成》:追尋8090一代的成長記憶和青春共鳴

2014-11-06 10:48:43|來源:海外網|字號:

繼《春去闌珊》后,由知名媒體人、青年作家張小武(新浪微博@張小武)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少年初長成》,日前已由團結出版社出版,再次引起讀者尤其是8090一代的普遍關注。據悉,本書寫作前后歷時8年、修改5次,2013年6月定稿后曾在多個出版機構流轉,最終於2014年國慶前夕正式推出。目前本書的鋪貨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年底前將陸續登陸京東、當當、卓越、亞馬遜等各大圖書網站,和全國讀者正式見面。此外本書的電子版權也正在預售中,讀者很快就能在相關電子圖書平台上瀏覽。

張小武介紹說,《少年初長成》的寫作源於某次偶然的閱讀觸動,不可避免地帶有原書的痕跡,但是這種痕跡已經巧妙地融合到了本書的文字和結構中,讀者不仔細尋找斷難發現。他期待讀者閱讀的過程也能成為尋找、發現的過程,並能體味到其中的樂趣。

不過對本書的主要內容,張小武則毫無保留,據他透露,這個小說通過對主人公“我”從高三到大二這個階段成長經歷戲劇性的描寫,向讀者展示了當下青少年一代的成長困境,即在各方壓力下被現實羈絆,總期待解脫牢籠追逐未來,可不知道未來所在何方。於是,隻能在看似鏡花水月般的未來的誘惑下,無可奈何、跌跌撞撞地走向成年,走向社會。本書的責編認為,《少年初長成》在語言、結構、寫法上運用意識流、閃回等方式,向讀者營造了一群少年混沌但不失希望的世界,意在引導8090一代找回遺失在成長道路上的共鳴和記憶,可以被稱為8090一代的成長傳記。

文化圈也給了《少年初長成》很多評價。《女友校園版》執行主編王小特說,“在年少的時候,大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好孩子,長大以后,其實心裡經常羨慕當年的‘壞孩子’,后悔自己沒有沖動過,沒有享受過想怎樣就怎樣的快樂。張小武的這個小說寫的就是這種困境,書裡的孩子似乎都有點‘壞’,但他們卻有著對‘好’的向往”。《北京青年報》人才教育事業部原主編鮑雲帆認為,“這個小說有作者對成長、教育等主題的獨特理解和對文字、結構的另類把握。通篇看,難免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不過誰又能否認,我們沒有其中的一點影子呢?”作家周華誠則評價說,這個小說看起來有些荒誕,但是“誰的青春不曾荒誕?與其說告別的是荒誕時代,不如說告別的是我們的青春。當你再也沒有激情去荒誕時,你的青春也就走到了終點”。作家、詩人張建術則從青春的悖論這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張小武的成長小說使我想到:出入青春之途有二,一為一輩子不失赤子之心,一為滾入異化的洪流,自以為成熟、得計。青春永遠是好東西,不好的是扭曲異化青春的勢力。”對於這些評價,張小武認為盡管一千個讀者眼中可能會有一千零一個哈姆雷特,但是圈內人士的這些看法,“無疑是對自己寫作的肯定和鼓勵”。

據悉,《少年初長成》是張小武“成長三部曲”系列第一部,第二部《春去闌珊》已於2012年9月上市,接下來第三部《生於1984》計劃於2015年10月推出,屆時這三部曲將構成一個完整的“成長敘事”,使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一個80后從“童年到中年”的成長軌跡,留存完整的青春記憶。

在寫作已不足以安身立命並且大批作家轉向網絡寫作的當下,堅持純文學寫作已殊為不易,但張小武目前還沒有打算改變。作為一位曾有長期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工作經歷、現在擔任《第1時間》雜志主編、已出版作品四部並發表作品四百余萬字的寫作者來說,專注文字、忠於內心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他在《少年初長成》的后記中寫道,“寫作是一件必須忠於自己內心的事情,如果哪怕有一點私心雜念,呈現出來的東西就是不真誠的,這樣的東西注定也不會被讀者認可”。對於未來,他表示也許會有轉型的考慮,但是“在沒有被讀者和市場裹挾之前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這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他反問道。

(責編:李冉、呂倩)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體味 樂趣 預售 希望 世界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男子冒充中央巡視組官員 受審仍打官腔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曝光(組圖)

金正恩出席朝鮮大隊長及大隊政治指導員大會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