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華人>> 正文

【海外版】不願“等死” VS 擔心“餓死”

2014年05月09日08:27|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圖為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新浪微博平台

  當前,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已對華文傳媒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如微信,迄今有6億人使用,其中1億人在海外。許多年輕的海外華人,不論是第一代移民還是在海外出生的新華人,已變成電腦控、手機控。他們不看報紙,不看電視,完全從新媒體獲取信息。

  多樣化的轉型嘗試

  面對沖擊,一些華文傳媒努力進行轉型,促成了一個立體、多層次、跨媒體和全球化的傳播網絡。

  以新加坡《聯合早報》為例。該報雖然是新加坡政府控股的華文報紙,但卻在中國,特別是大陸擁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其網站讀者有87%來自於中國大陸。又如馬來西亞星洲媒體集團,旗下擁有報紙和網絡華語電視,還通過手機短信等方式向讀者提供定制信息,通過全球性的網絡向世界華人傳播各種信息。從這些華文傳媒朝新媒體轉型所取得的成就來看,向媒體融合方面轉型,已經成為華文傳媒維系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有80%以上的海外華文傳媒建立了官方網站,開設官方微博平台、微信公共賬號等,以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動傳播,貼近年輕一代的讀者。如《歐洲時報》努力發展多份子報,形成了擁有華文日報、周報、多媒體網站、視頻節目、法文書籍出版社、旅行社、華文教育與文化傳播中心的綜合性傳媒集團,實現傳統媒體多元化、國家覆蓋廣泛化和傳播語種多樣化。

  轉型出現兩極分化

  海外華文傳媒數量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有800多家。當前,華文傳媒的轉型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有些國家的華文傳媒,適時擴大網絡版圖,在主流社會上擁有愈來愈強的輿論影響力。如在馬來西亞,星洲媒體集團與馬來西亞電訊合作,不僅通過手機傳遞新聞,而且在3G手機開播星洲媒體視頻新聞等,進行全媒體、全時空信息傳播。該集團於1995年10月18日建立《星洲日報》網站,截至2013年12月底,用戶瀏覽量每月達到了300萬人次,平均每天超過60萬人次。讀者既有馬來西亞讀者,也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讀者。

  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由於有源源不斷的華人移居,經濟和科技發達,華文傳媒轉型也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然而,世界各地的華文傳媒所處環境和背景差異很大,有些傳媒迫於形勢不得不轉型,還處於牙牙學語的階段。它們所建立的網站,只是簡單地把報紙內容搬上網,傳播方式單一,互動功能奇缺,甚至一些網站變成死站,很長一段時間不見信息更新,給人一種“偽轉型”的印象。

  尷尬的兩難困境

  從某種角度來說,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所需的三個條件:渠道、內容和技術,大部分華文傳媒都比較欠缺,因此華文傳媒的轉型顯得異常艱難。

  從整體情況來說,轉型較為理想的華文傳媒數量極少,大多數華文傳媒處於困境當中:“不轉型就等死,轉型怕餓死”。因為轉型投入很多,在短期內很難看到回報,而海外華文傳媒本身就很弱小,受眾的流動性強,對傳媒網站的忠誠度有待培養,新媒體規模和流量需要時間培育。然而,市場的殘酷性,使華文傳媒沒有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完成這一必需的過程。因此,對於轉型,許多傳媒產生“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進行不完全的“偽轉型”。

  要迎接新媒體的挑戰,華文傳媒須主動應變,積極向新媒體方向發展,根據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建立起符合新媒體運作規律的公司實體,才能實現信息的多次傳播,並借此增加信息的傳播價值,從而在新媒體市場中取得良好回報。然而,從目前華文傳媒的轉型情況來看,由於種種原因,許多傳媒並沒有從轉型中獲益,反而增加了資金壓力,加速了經營危機,其轉型之路顯得尤其艱難,生存令人憂慮。

  (作者為暨南大學海外華文傳媒研究學者)

(責編:肖靜陽)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VS 新媒體 聯合早報 歐洲時報 偽轉型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巾幗不讓須眉 中國殲擊機女飛行員英姿迷人

中國第一批空姐什麼樣(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