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華人>> 正文

華人在韓國:現實遠不如韓劇那樣浪漫

2014年01月10日13:25|來源:南方日報|字號:

  75歲的鞠柏嶺在首爾鬧市堅守著一間15平方米大小的中文書店。

  26歲的馬捷(化名)已經在韓國學習生活了7年,即將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他思考了許久,還是想回中國找工作,“因為(韓國)不太好混”。

  不僅大部分在韓求學的中國留學生有著與馬捷類似的想法,韓國社會中許多“新華人”也面臨著類似的奮斗困境。

  他們最初或許因“粉韓”而來,但“實戰”多年也慢慢體味到:現實遠不如流行韓劇那樣浪漫。

  在這個與我們“雞犬相聞”的鄰國裡,常住外國人已經突破150萬人,其中中國人佔了一半以上。中韓文化的交融碰撞,令置身其中的中國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不管是已經衍生到第四代的老華僑,還是踏著經貿熱的節拍而來的投資者,都有一個“共識”:簡簡單單的“思密達”三個字,比起中國網絡上的“流行用法”,在中韓民間交往中更像一把密匙:不了解它背后的韓國文化,總有種距離難以逾越。

  文/圖 南方日報特派韓國記者 謝苗楓 魏香鏡

  回首

  早期華人在韓國生活艱辛,往往就靠菜刀、剪刀或剃刀謀生,俗稱“三把刀”闖天下。

  在首爾最繁華的明洞商業區,隨便打聽“東寶城”,不管是韓國人還是華人,都能給指出精准的坐標。一來這個標志著首爾最頂級中餐料理的餐館太有名氣,二來她就落座在繁華鬧市的最中心,四面八方的人抬起頭來就能看到它。

  “世界變了,過去華人做生意都不敢說中文,現在中華料理卻越來越有市場。”東寶城老板李忠憲已經是在韓國的第三代華人,仍然一口山東鄉音,經營餐館20多年,“最大感觸就是中國強大了,誰都敬重她。”

  80多年前,李忠憲的爺爺從山東漂洋過海來到仁川港謀生。“那時我父親才7歲,家裡就在街邊擺了個地攤,賣一些自己扎的布鞋等手工藝品”。

  據了解,最早在韓居住的華人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早期華人在韓國生活艱辛,往往就靠菜刀、剪刀或剃刀謀生,俗稱“三把刀”闖天下。“各個鎮擺集市,華人就會去趕集,擺地攤給人做衣服、剪頭發,或者賣蒜頭、辣椒等土特產品”。

  “那時韓國人不太會做生意,看到中國人貨真價實生意好,就不斷出政策限制華人的扎根、發展。”李忠憲說。“不過,這10多年來韓國政府對華僑和中國的政策不斷地發生著積極改變。”在仁川唐人街上,一位60多歲的老華僑告訴記者,不少華僑也與這位老先生有同感,他們認為這一改變的最大動力,源自1992年的韓中建交。

  “小時候上學放學都不敢一個人走,怕被韓國同學打罵,他們覺得中國落后,看不起中國人。”李忠憲感嘆,中韓建交以后,特別是中國的日益昌盛,韓國政府對華僑的各種政策也放鬆了,許多中國產品能走進韓國市場,受到熱烈追捧。

  目前在韓華商除了深耕飲食業,還在旅游、進出口貿易、房地產等領域有較深的涉足,“有的甚至已是業內NO.1”。比如,李忠憲的東寶城中華料理店有100多名員工,其中專門從中國請了15名廚師,其出品的中國菜近乎於當地的行業標杆,年營業額以千萬美元計。

  碰撞

  因為相互的了解還比較表面,中國與韓國有種“熟悉而陌生的鄰居”的感覺。

  中韓建交不止影響著在韓國的老華僑,還令越來越多的“新華僑”走進韓國社會。

  “新華僑”一般是指1992年中韓建交后在韓國生活的中國人。據韓國法務部出入境外國人政策本部資料顯示,居住在韓國的中國人在韓中建交之前僅有195人(包括朝鮮族在內的中國國籍外國人登記者),但到2013年6月,居住在韓國的外國人中,中國人已佔約49.9%,接近75萬人。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北京百路橋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舟經常來往於中韓兩國之間,在他看來,盡管中韓同處東亞文化圈,同樣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但在國際化和開放化時代出生的“新華僑”,在融入韓國社會時,仍然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

  據韓國女性家庭部《2012年全國新移民家庭實態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韓國國內的結婚移民者和入籍者達28萬多人,其中,中國人佔了一半以上(56.3%),當中又有44.2%的中國人表示曾受過歧視。“沒有到過中國或者對中國沒有更多了解的上一代韓國人,仍然認為中國貧窮而落后,因此對中國人、中國媳婦大多沒有好感。”八年前從延邊來到首爾做包子的趙桂華師傅說。

  記者走訪發現,多數“新華僑”對韓國的生活仍然感到不適應,普遍的感受有3點:中韓仍有文化差異、語言不通、韓國人對中國人仍保持一定距離。

  “這樣的距離主要因為‘不了解’。”馬捷在山東中學畢業后就來到了韓國歷史最悠久的延世大學,從本科到研究生的七年中,他認為中國與韓國有種“熟悉而陌生的鄰居”的感覺,“雖然做了許久的鄰居,但韓國人與中國人相互間的了解還比較表面,在這裡奮斗的華人很難有歸屬感”。

  據了解,相比早期許多中國留學生畢業后留在韓國找工作,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回國發展。韓國《中央日報》的報道指出,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數在2010年達到頂峰后開始處於下降趨勢,出現“跳過韓國(Korea passing)”的現象。

  交融

  現在越來越多的韓國女性會說,“中國女性可以外出工作,我們為什麼不能?中國男人可以承擔家務,韓國男人為什麼不能”?

  “雖然上一代韓國人對中國仍然保持距離,但了解過或接觸過中國的韓國中青年人,大多對中國抱有好感。”馬捷雖然感到在韓國奮斗有壓力,但也坦承,,隨著中韓交流更加廣泛地開展,兩國人民的互信不斷增強,兩國之間的情誼已變得更為融洽。

  順天鄉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孫倩則認為,如果能夠更多地了解韓國,懂得韓國人“尊老重孝”和“注重學習”這兩個突出的特色,就能夠比較順利地融入當地人的工作生活圈子。“在一些國學課上,韓國老師會很焦急地對韓國學生說‘你們再不了解中國,就會后悔莫及了’,比我們中國人還緊張。”孫倩說,對中國有了解的韓國人會直觀地認為“這個鄰居富強了,有助東北亞地區穩定,韓國能有更好發展”。

  隨著新老華僑、在韓生活的中國人不斷地融入韓國社會,當代中國的思潮和文化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韓國人。“就像‘男主外、女主內’曾經是韓國傳統的家庭格局,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韓國女性願意走出家門開創自己的事業。”孫倩說,“她們會說,‘中國的女性可以外出工作,我們為什麼不能?中國的男人可以承擔家務,韓國男人為什麼不能?’”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快速發展,SNS社交網絡的影響力逐漸加強,中韓兩國民眾都非常注重利用網絡向對方推介本國。

  據了解,目前在韓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大約有5.5萬人。他們的個人博客或是微博等網絡社交平台,逐漸成為了華語地區年輕人獲得韓國旅游信息的一扇窗口。“希望我們對韓國生活的經驗、感觸乃至價值觀判斷等,能給大家呈現一個較為真實的韓國”,馬捷在“奮斗在韓國”門戶網站上十分活躍,他說,“這比籠統的宏觀介紹更有實際意義”。

  “新華僑”積極融入韓國社會也給在韓國土生土長的第三、第四代華僑帶來啟發。據悉,經過多年爭取,2006年韓國舉行的市長和地方政府首長選舉中,所有在韓國合法居住3年以上的外國人首次獲得了投票權。在這些有投票權的外國人中,99%的人都是在韓華僑。

  “這是一個重要信號,我們必須在政治上有追求,華人社會的聲音才能得到重視。”李忠憲略帶遺憾地說,首爾有資格的華人投票率不到8%,“希望明年首爾市地方政府換屆時,這個投票率能達到35%”。

  此外,華僑學校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韓國各地共有全日制華僑中學4所、小學26所、幼兒園兩所,學生總數3000多人。在首爾、仁川等地的華僑學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韓國學生報讀。

  “韓國經濟要進一步發展,就要比現在更加國際化、全球化。如今中國市場廣闊,中韓之間的機會很多。”李雯(化名)一年前從中國沈陽嫁到韓國首爾,每周三次去延世大學學習韓語,還在華社做義工。“韓國人和韓國文化不是煽情的‘韓劇’,也不是簡單的‘思密達’,可學、可交流的東西很多”。

  堅守

  75歲老華僑為“漢城華僑”寫史

  在首爾最熱鬧的明洞地鐵站上方,有一家面積約15平方米的書店,這家賣中文書的老字號注冊名為“大漢文化藝術公司”。

  如今的店主是韓國華僑歷史研究會顧問鞠柏嶺,今年已經75歲,屬於韓國第二代華僑。除了僑社外,許多研究中國問題、華僑歷史的韓國學者也恭稱他為“鞠老先生”或者“鞠總”。

  鞠柏嶺1960年就在KBS(韓國廣播公司,韓國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廣播電視台)創辦中文節目,“每天都有30分鐘節目,包括新聞、時事分析、經濟、文化和藝術信息等”,他說,剛開始沒有多少韓國人懂漢語,所以他幾乎是“一腳踢”,常年無休,直到中韓建交以后才陸續有韓國年輕人學習漢語,節目組的人手才慢慢多起來。

  盡管是做“漢宣”工作的,但鞠柏嶺年輕時對中國的認識也不深。他第一次回國是1988年,“那時感覺還很落后,即使在北京大飯店門口也隻有兩輛出租車在等客”。

  “不了解中國的韓國人還是挺多,不了解就容易有誤解,有誤解有時就會看得輕。”正因這樣的觸動,鞠柏嶺1988年接辦了“大漢文化藝術公司”。這間小小的書店如今存書上萬冊,主要是文史哲類中文圖書,也有中國高校的學術期刊定期擺賣。常年幫襯書店的基本上是韓國學者,首爾、臨川、大邱等地市的華僑學校也從這裡購買教材參考用書。

  每天一大早,75歲的鞠柏嶺把小孫子送到書店邊上的華僑小學后,就開門營業,直到晚上近9時。“沒人的時候,就清清靜靜坐下來,寫點東西。”鞠柏嶺說,如今不管新移民也好,第四、第五代華僑也罷,很多家庭的小孩在身份上存在認同迷惑,“不知古,不論今”,所以他想在有生之年寫一本《漢城華僑志》。

  鏈接

  濟州島樓市引來眾多中國投資客

  與中韓貿易往來的欣欣向榮不同,中國在韓投資的發展一直不慍不火。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對韓投資下降16.2%,約為1.5億美元,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觀光、休閑及服務業。

  對此,涉足中韓貿易的韓國壽光會原會長唐光裕認為,韓國獨有的地域文化導致其對本土企業和產品的保護意識極強,對中國企業和產品信任度不高。

  其次,中韓產業結構的差異也導致了中國企業在韓投資相對較少。“過去,中國‘低成本、出口型、制造業’為主的經濟發展結構使中國企業更願意在海外尋找較低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地區,所以產業結構和技術相對先進的韓國並不在中國企業的首選范圍。”韓中地域經濟協會會長李相基說,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國企業也會逐漸將投資目光集中到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韓國相關方面的優勢也會顯露。“比如創意產業、IT、醫療服務業等,韓國和中國存在巨大互補空間。”

  此外,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者,韓國不僅推出了包括稅收減免在內的眾多優惠措施,開放投資移民也日漸成為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濟州島最為突出。

  據了解,自2010年2月起,韓國推出“凡在濟州島投資購房50萬美元,投資人及其直系親屬就可以獲得韓國永久居住權”的買房移民政策。

  結果,越來越多中國人抱著投資或移民的目的去濟州島買房。當地地產中介表示,在濟州島購房的人近80%來自中國。業內人士提醒,在考慮韓國政策有可能變動之外,投資者還須警惕在尚不清楚國外投資環境和交易規則情況下的風險。

(責編:王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奮斗 浪漫滿屋 韓國學生 韓國男人 韓國女性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圓臉大賽”爆紅網絡 圓臉惹人愛完爆瓜子臉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