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民間外交蓬勃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2年10月26日13:53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核心提示】改革開放30余年的中國,不僅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民眾與世界民眾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並肩負著與國際社會溝通的責任。隨著公共外交的興起,中國民間外交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介入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之中。

改革開放30余年的中國,不僅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民眾與世界民眾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並肩負著與國際社會溝通的責任。隨著公共外交的興起,中國民間外交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介入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之中。

民間外交展新姿

新世紀以來,中國民間外交繼承以往優良傳統,在國內外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展現出新風貌。

目前,我國民間外交已形成多維度、多層次的交流架構,成為保持國家間關系持續穩定發展,增強抵抗國際事件消極影響能力的重要保障。

首先,中國政府更加注重利用民間力量開展多方位外交。一方面,原有民間外交促進機構如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在制度創新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舉措,包括成立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促進中國與其他各國城市間的友好交流活動,使民間外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煥發旺盛活力。另一方面,適時成立新的民間外交促進機構,如1992年成立了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促進會始終與國際民間組織以及多、雙邊機構保持良好合作關系。

其次,民間力量的外交活動更加活躍,主動介入傳統外交領域,華僑華人成為民間外交的中堅力量。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全球公民社會初露端倪,國內與國際二元化的政治邊界日漸模糊,普通民眾也能夠以新的身份涉足外交領域,或通過網絡、媒體等途徑發出自己的聲音。在這方面,廣大華人華僑成為向世界詮釋和宣傳中國最好的“民間大使”,也是我們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和發展國際民間友好事業的重要促進力量。

民間外交向自覺方向發展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公民團體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引人注目。其國際交往活動往往被稱為“沒有外交官的外交”,它們或致力於影響官方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外交決策,或致力於推動特定議題協商。這種民間外交活動在樹立一國良好國際形象方面有時能起到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外交無法替代的作用。跨國民間外交力量已作為一股強大社會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順利推進,中國民間組織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在各級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已有42萬家,呈現多元化、寬泛化、專業化的特征,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民間組織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參與國際交往的熱情不斷高漲。近年來,已有近百家民間組織以多種形式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人權理事會等聯合國的活動,以及世界社會論壇、亞歐人民論壇等大型國際非政府組織會議,與聯合國各機構和大型非政府組織建立起機制化聯系,這預示著中國民間外交正在向更有組織性的自覺方向發展。

民間外交與官方外交密切互動

國家實力的壯大,鼓舞和激勵了無數普通人參與到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尊嚴的自覺行動之中。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各種協調民間外交的機構日益壯大,機制日益健全,政府外交和民間外交之間相互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民間外交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總體外交和改革開放大局服務。例如,對外友協已成立“中國美國友好協會”、 “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 等42個國別 (地區) 友協, 與148個國家的458個民間團體和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間外交網絡。通過這些網絡,民間外交可以有效充當國家間和人民間友好關系的橋梁。

此外,我國民間機構不斷派代表出席各種國際非政府組織多邊國際會議,介紹中國的發展,闡述我國在重大國際政治問題上的立場。這些活動為民間外交工作注入了極大活力,有效配合了國家的總體外交。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間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王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