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08:50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圖為甘肅省蘭州市渭源路街道社區辦公樓。 張 紅攝
圖為採訪團記者在甘肅省蘭州市渭源路街道社區與社區僑務工作及部分歸僑座談。 中新社發
騎著駱駝行進在漫無邊際的戈壁中,這是多年前很多人對甘肅的印象。然而,即便是在艱苦的年代,也有一批批懷著赤子之心的僑胞毅然決然來到這裡。近些年,隨著甘肅的發展,這裡的僑情有了新的特點,這裡的僑務工作也愈發細膩。近日,記者隨國務院僑辦組織的第二屆“走基層、僑鄉行”活動走進了甘肅。
投身大西北
“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志願。”1943年出生在緬甸的杜梅林1963年回國,她在甘肅一個貧困縣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像杜梅林這樣一心報效祖國、投身大西北建設的歸僑,在甘肅有很多。比如,1934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的許幼蘭在1953年回到中國,並於同年7月考入北京市助產學校。1955年8月畢業后,她自願申請到大西北工作,被分配到甘肅省衛生廳所屬民族醫防隊,在藏族農牧民區巡回工作了多年。同樣曾僑居印尼的周長銓今年已經78歲,1955年剛剛中專畢業的他在知識分子支援大西北的浪潮中,帶著一腔熱情到了蘭州,在醫學科研一線一干就是39年。
“老僑們來到甘肅,勤勤懇懇,奉獻一生。他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泰國僑眷方展勝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與老僑相比,新僑選擇甘肅除了對故土的眷戀外,更多的是看重甘肅的發展潛力。“甘肅的條件可能要艱苦一點,但是發展空間大,資源豐富,而且這裡更需要人才。”1999年回國的何元慶曾在英國、加拿大學習工作多年,如今他是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據甘肅省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樊向勤介紹,目前,甘肅省歸僑僑眷近10萬人,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同胞親屬10余萬人,其中新華僑華人2萬多人。甘肅省大多數歸僑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近幾年回國定居的。上世紀60年代初期,甘肅省相繼有歸僑600余人。他們都把甘肅作為“第二故鄉”。而近些年到甘肅的新僑則大多年紀輕、學歷和職業層次較高並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愛僑護僑忙
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渭源路街道蘭州大學社區內有一間專設的僑務辦公室,其服務對象是轄區內的115位歸僑僑眷,其中歸僑17人,僑眷98人。這間僑務辦公室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第一個專設的社區僑務辦公室。
曾僑居美國、97歲高齡的鄭國昌院士是中國一位細胞學界的泰斗,為中國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一名孩子患有先天性智障,為了解決鄭院士的后顧之憂,蘭州大學社區為其孩子提供了低保。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歸僑僑眷的事情沒有小事,我們會全力維護他們的利益,這也是我們的工作。”渭源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賈冬梅說。如今,各社區都設立有一本“僑情日志”,社區僑務工作者積極將歸僑僑眷、僑胞的聯系方法、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及時記錄在僑情日志上,盡可能給予滿意答復,做到件件有記錄,事事有著落。
“街道基層社區的僑務工作都很瑣碎,需要耐心和細心,這些年,我們一直致力於把僑務工作做得更加細化,堅持普及僑務相關法律、惠民政策落實、生活補助保証應發盡發,以做到‘維僑權’﹔組織歸僑僑眷座談、走訪了解他們在生活中的困難、制作連心卡方便聯系、逢年過節走訪慰問、舉辦文體活動等來‘暖僑心’,以此使他們充分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賈冬梅說。
重以僑帶僑
“當年來到大西北的歸僑都是最服從分配的人,這些人基本都留了下來。他們獻了青春獻一生,獻了一生獻子孫。”現已74歲的泰國歸僑鄭衛漢是最早投身核物理研究的歸僑之一,他說的是甘肅老歸僑的赤子之心,“我有歸僑背景還可以學習核物理,我覺得非常榮幸。人們都覺得西北很艱苦,不過我覺得這裡其實充滿活力。”
要吸引更多新僑來到這片擁有敦煌和酒泉的土地,甘肅還有很多事要做。“我是蘭州人,回到這裡理所當然。說實話,2005年我回來的時候發現這裡的硬件比想象中好多了。”曾僑居美國的張俊彥如今在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東部很多地方都會組團去國外招收人才,西部的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
無論老僑還是新僑,他們都為后來者樹立了榜樣做出了示范。而為了更好地為歸僑僑眷服務,營造一個溫馨的生活環境,甘肅僑務工作者們也是鉚足了勁。樊向勤介紹說,從2011年開始,甘肅省外僑辦根據國務院僑辦統一部署,開展了“僑之家——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范點”創建系列活動,蘭大社區和鹽場堡社區還被列為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范點。營造以僑帶僑的氛圍則是這兩個社區接下來的僑務工作重點之一。“社區將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特別是新華僑華人和海外知名人士等僑界資源的力量,發揮其優勢,鼓勵他們大力向海外宣傳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宣傳蘭州城關良好的創業環境,以吸引更多海外的專業人才、短缺人才回國創業發展,為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服務。”賈冬梅說。